D11  西班牙台階-自由活動-梵蒂岡博物館、聖彼得大教堂-天使城堡夜拍

20170901171236^D77C7B349057F0FB6F197919E3E54A8F5450B88A9CFC819197^pimgpsh_fullsize_distr

梵蒂岡,世界最小的"國中之國"。雖然國土微小,卻因為宗教地位及天主教的龐大信眾而擁有極大影響力,每天參觀和朝聖的人群如潮水般湧來,從清早到日落,真是神聖又奇妙的國度。參觀完梵蒂岡博物館,導遊帶我們走捷徑到教堂,不需要再排一次隊。從1506年開始建造,由9位建築及藝術家費時120年才完成的大教堂,是文藝復時期最重要的代表建築,同時也是天主教信仰中心及世界最大教堂(採用維基百科中體積及面積的排名)。從照片可以看到米開朗基所建造、世界最大的穹頂,氣勢非常宏偉典麗。(上圖取自誠翔旅行社官網)

IMG_20170407_163303 IMG_20170407_163314

教堂正面有數個青銅大門,最著名的是右邊的聖年門,以往是每百年才能開啟一次,現在變成25年。過聖年門這種好運不是年年有,我們從其左的聖事門進入大殿。

IMG_20170407_170527 IMG_20170407_165821

IMG_20170407_165735

進入可以容納六萬信徒的教堂,仿佛進了巨人國,大廳、樑柱、雕像無一不宏偉大器,果然是天主教的聖地。碰巧遇到一場宗教儀式,部分區域遊客禁行。正好可以看看淨空的拼花地板和四週美麗的大理石裝飾。

IMG_20170407_164852

在大教堂,最吸引目光的就是由貝里尼設計、高達29公尺的青銅華蓋。巴洛克式的華麗螺旋狀立柱撐起聖傘體、柱子上裝飾著橄欖枝葉,祭壇旁是永不熄滅的99盞長明燈,地底下就是聖彼得的遺骨。只有教宗才有資格在這主祭壇主持彌撒。

IMG_2486

鏡頭再拉近一點,可以看到代表教宗烏爾巴諾八世的貝里尼家族蜜家徽。據說這個華蓋是世上最大的青銅雕塑,而原料則是從萬神殿拆來融鑄。

IMG_2480

華蓋後方、教堂的底端,有一張聖彼得寶座,背景是金碧輝煌的小天使們簇擁著代表聖靈的鴿子(逆光照得很模糊) ,天光從雲石玻璃透射、鴿子仿佛從天堂飛來,絢麗而奪目。眼尖的人才可以看得到下方黑色木座椅上方的二個小天使拿著代表聖彼得的天堂之鑰與教宗的皇冠。

IMG_20170407_165001

十三世紀的聖彼得銅像,看別人的部落格都可以排隊觸摸聖彼得右腳得到祝福,但我參觀的這一天,大廳前方這區域都不能走近只能遠觀。到聖彼得大敎堂,有幾個必看的重點:貝里尼青銅華蓋、聖彼得銅像、聖彼得寶座、米開朗基羅聖殤像及大圓頂。接下來再慢慢介紹。

IMG_2493

走進教堂入口的右手邊,米開朗基羅的聖殤像陳列在此,整座雕像打磨得十分光潔透亮,金字塔型結構呈現出安祥穩定的感覺。聖母的低垂的容顏年輕美貌,右手懷抱著死去的耶穌,左手虛無地朝向天空,沒有誇張的悲痛卻無聲地流露出深沈肅穆的哀傷。這件傑作讓當時很多人難以相信是出自一個23歲的年輕人之手,米開朗基羅一時激動下在聖母衣帶刻下名字,成為他很罕見的簽名作品。

IMG_2471

許多博物館或教堂的濕壁畫或油畫不能拍照,在聖彼得大教堂不妨大拍特拍,因為這些看似油畫的作品其實都是用細小如指甲的馬賽克將原圖依比例放大再打磨抛光而成,不怕褪色和破損。這幅拉斐爾的最後作品<基督顯聖>也是複製馬賽克作品,37歲的拉斐爾還未完成就溘然長逝,真品則保存在梵蒂岡博物館中。

IMG_2487

聖彼得大教堂也是許多教宗的陵墓所在,最值得佇足細看的是亞歷山大七世墓。教宗下方有仁慈、正義、真理、智慧四位女神,而可怕的死神正悄悄掀開從紅色大理石雕成的布幕,手中揮舞著代表著每個人活著都有限期的沙漏,警世意味相當濃厚而震撼。這件作品也是年已八旬的貝里尼封棺之作。

IMG_20170407_171229 IMG_20170407_170540

左圖,波蘭公主的墓龕,所以有一幅美麗的畫像。右圖,不知名的主教及下方的天使。

IMG_2492

因為聖彼得教堂太大,所有的雕塑也得放得很大才符合比例。這個看似可愛的聖水"小"天使也足足有二公尺以上,我應該站在旁邊當比例尺才對。因為大,有些裝飾性的雕塑雖然高高飛揚在屋頂卻有太空人登月的笨重感,少了秀逸靈動之氣

IMG_2497 IMG_20170407_164840

上圖這尊聖彼得像就可以清楚看見他手持通往天國的鑰匙。圖右,教堂拉丁十字型(即長十字架型)結構的交叉點就是穹頂的所在,自然的天光從穹頂的窗戶穿透進來。

IMG_2501

小禮拜堂的圓頂,繪著濕壁畫。

IMG_2485

由米開朗基羅建造的大圓頂由拱肋分成16等份,以聖徒及花草等馬賽克及金箔鑲嵌畫裝飾。很遺憾時間不允許登頂,不然可以由樓上俯看大教堂內部,另有一番壯觀。又要列入心願清單了!哈!

2511.1

出了大教堂,終於看到教堂正面。在近處不能看到圓頂全貌,得退到方尖石碑後方的協和大道上。出了教堂右邊就是紀念品部與梵蒂岡郵局,看看沒有心動的紀念品、也懶得寫明信片,於是就到廣場走一走、吹吹風。

IMG_2505 IMG_2504

教堂最中間,教宗重大節慶會出現的祝福陽台。圖右則是鐘樓。

IMG_2502 IMG_2514

帥氣的瑞士衛兵,一定得拍。聖彼得廣場中央的埃及方尖碑,今天看到的第四個。

1920px-St_Peter

人在廣場看不到聖彼得廣場設計的精妙,借一張網路上從教堂圓頂拍的照片來說明。17世紀,教宗亞歷山大七世苦惱於教堂正面過於平整單調,也想把教宗居所與教堂連結,於是命令貝里尼設計與整合教堂前的空地建造廣場。貝里尼設計了猶如二隻胳臂環抱著廣場的半圓型迴廊,象徵著天主教擁抱著世界的精神與使命。在迴廊中有四列共284根多壯觀的立克式圓柱及88根方柱,上方則有140尊殉道者的雕像。而在方尖碑的兩側各有一座噴泉象徵生命泉源。貝里尼的設計一舉解決了教宗所有的問題,也成就了世界最溫暖、偉大和壯麗的廣場。從照片中也可以看到正中間的協和大道、大道底端的聖天使橋及天使城堡、台伯河,以及羅馬城的風光。啊~若有下回,一定要爬上大敎堂圓頂看風景啊。

IMG_2516

照片左方建築即是教宗居所,據說每週日早上教宗都會在頂樓右二的窗口向大家揮揮手。夕陽西下,我們穿過迴廊就離開梵蒂岡國回到義大利了,但是今天的行程越夜越美麗,還沒有結束。吃完膽固醇爆表的龍蝦大餐,我們再度回到梵蒂岡附近的聖天使堡。

IMG_2557

聖天使橋堪稱羅馬最美麗的橋,橋上有貝里尼設計的十二尊天使,每個都手持著耶穌殉難時的刑具佇立台伯河上,姿態十分優美(如果沒研究會誤以為是拿著各式樂器)。可惜沒有腳架技術又不佳,照不出天使的美麗。是說~羅馬城及梵蒂岡處處都是貝里尼的踪跡,沒有貝里尼就沒有今日的羅馬啊。

IMG_2519

聖天使堡是個下方上圓的建築物,原是古羅馬的賢君之一哈德良在公元135年為自己所建的陵墓,後來一度成為軍事城堡及監獄,相傳西元六世紀羅馬瘟疫流行死者無數,教宗在遊行祈福時看到大天使米迦樂出現在城堡上方,預告著瘟疫即將結束,為了紀念此事將這裡改名為聖天使堡,而上方立有米迦樂像。在天使橋的入口有二尊雕塑,左是拿鑰匙的聖彼得、右是持劍拿著經書的聖保羅。天使堡上方就是大天使米迦勒。

IMG_2535

夜色昏暗,好不容易拍得美麗的一張....

IMG_2544

從橋上看梵蒂岡及大教堂,夜色真美。義大利沒有污染,每天的天空都湛藍如許。

IMG_20170407_203748_1 IMG_20170407_203825

位於聖彼得大教堂前的協和大道,台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梵蒂岡駐教廷大使館。看了有些心酸與感動。團員中的年輕男士們開始擺起雄風威武的架勢踢起正步、高唱國歌,外國人看了大概很難理解吧~

IMG_20170407_205556

在義大利旅行的最後一夜了,也許是看到國旗飄揚的激動、也許是即將離別的愁緒、也許是喝了太多醉人美酒,雖然今天是此行走最多路的一天(超過三萬五千步),大家心情都很高昂,夜色溶溶中依依不捨地離開美麗的天使堡與梵蒂岡...

 

補充資料:聖彼得是耶穌最得力的門徒之一,他的名字有"磐石"之意。彼得在西元42年來到羅馬傳道,此時也正是暴君尼祿在位時期。西元64年彼得殉道而死,埋葬在當年的尼祿競技場旁,其後聖彼得大教堂就是在彼得的受難處建立,並珍藏遺骨,所以現今的大教堂就是在尼祿競技場的遺址所建。

 

 

 

 

 

 

 

 

 

 

 

 

 

 

 

 

 

 

 

 

arrow
arrow

    mei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