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古典樂及小說的引領,對德國文化還能略知皮毛,但地理知識則僅止於高中課本,講得出幾個大都市,卻沒聽過羅騰堡的大名。直到這次的旅行,才驚喜的發現這個古城有多麼豐富和迷人! 完整的城垣、古意盎然的石板路、童話般的木屋、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教堂...交織出深具韻味的中世紀風情。
位於旅遊路線"浪漫之路"與"城堡之路"交會點的羅騰堡,全名是Rothenburg ob der Tauber(Rothenburg o.d.T)意指俯瞰陶伯河的紅色城堡。上圖就是從城堡花園遠眺古城南端,高踞河谷上方的紅瓦粉牆在綠樹掩映下非常漂亮,也難怪它有"中世紀之寶"及"浪漫之路上的紅寶石"美稱。
羅騰堡曾經是擁有獨立防衛和司法權的自由貿易城邦,當城市的富庶繁榮因戰爭與交通不便等因素而榮光褪去之後,古城就仿佛時光靜止般留滯在中世紀了,現在則因禍得福,由於完整保存了昔日風華而吸引無數遊客。
德國城鎮一定有的馬克廣場(Markplatz)。左邊的文藝復興式建築物是市政廳,右邊則是市政廳宴會廳,旅遊中心也在這裏。由於古城最熱鬧的二條大街呈十字型在這兒交會,建議遊城前在先遊客中心拿到導覽地圖,以廣場為起始點向四方移動。
宴會廳山牆上不但有三個時鐘及可愛的鐘塔,每天固定時間窗台還會上演17世紀德國三十年戰爭時,市長"海飲救城"的歷史木偶秀。我們看了晚上九點那場,也許期待太高,看完會有"啊!不過如此爾爾"的感覺,倒是接下來的夜巡者活動(古時的巡更活動含英文導覽)我覺得應該不壞,邀孩子參加,她們居然寧可回房間休息看好萊塢電視頻道!真是...很標準的青少女!
馬克廣場上遊客熙來往攘,照片中心的二棟四百多年的木桁架屋非常有名,正中間是跳舞屋,右邊有六角型小凸窗的則是羅騰堡當年最美的豪宅,現在是藥局。
從這個角度可把左邊的瑪麗安藥局(MARIEN-APOTHEKE)看得清楚一點,它的六角型小窗下有聖母像,我想這是藥局名稱的由來。請一定要進藥局走一走,德國的維骨力藥膏、發泡碇、百靈油、保養品當然值得一買,不過我並非勸敗,而是藥局的櫃台和牆面精緻的小抽屜、銅製的秤子...和我們中藥舖如出一轍,但是它更精美、顏色則塗裝成如摩登精品蛋糕店般的灰綠、粉藍、象牙白!至今我仍後悔沒有把那麼精巧美麗的藥房拍下來,到底在害羞什麼呀?!
中間這四百多年的聖喬治噴泉深達八米,上頭是傳說中屠龍以保衞公主的聖喬治雕像。古城的十多個噴泉中,以它最大也最精緻有名氣。
六十公尺的白色鐘塔建於1250年,哥德風建物和前面的文藝復興式建物同屬市政廳,只是一新一舊為不同時期所建。尖塔下方是名為歷史拱廊的博物館。爬上尖塔可擁有最高視野,可以俯瞰全城及城外田野。順著藥局與市政廳中間這條Herrngasse海倫大道走到底,就到了抒情的城堡花園。
這個位於城西的圓型的小城門叫勃格門(Burgtor),是羅騰堡的起源地,也是最古老的城門。出了城門便是城堡花園。花園裏有綠地、大樹和美麗的花圃,但無可取代的是從這兒可以看到城牆圍繞的羅騰堡以及蒼翠的陶伯河谷。雖然只有短暫停留,不過山風吹起時樹海嘩嘩的濤聲至今縈繞在耳。
勃格城門是雙層的防禦工事,即使攻進第一道門,還有第二道。門上方面具型的門洞是敵人入侵時倒沸油或瀝青的孔,夠嚇人吧!
長條形的城堡花園,不論從北邊或南邊都可以欣賞羅騰堡的無敵美景,還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城塔,有圓有方、錯落有致。遠方是城南著名的救濟院陵堡,那兒有8字型的雙層城垣,可惜我等到回家細看英文導覽時才發現!錯失了參觀機會。
河谷中尚有美麗的雙層拱橋及步道,若不是時間有限,還真是個尋幽攬勝的好所在。我只是納悶,為什麼無人居住的河谷、田野都那麼整齊?連雜亂的野草荒地都沒有? 整個城市就像放大版的模型古城,精巧又潔淨,夢幻卻又活生生在眼前。
羅騰堡的城區經過三次大的演變,呈海馬型(參見簡圖,眼睛就是市中心市政廳)。圍繞著古城有十多個塔樓及城門,城牆共有七百多公尺,大部分可以爬上去參觀。上圖是城西北的克林根城門,美麗的塔樓,在古時被當做水塔,提供城內的用水。
城塔後方是簡樸的聖沃夫崗教堂,對著城內這面是教堂的模樣,另一面因為對著城外,為了防禦工事,完全沒有窗戶,只有幾個槍用的射擊小洞,具有武裝防禦設施的教堂在任何地方都很少見吧!
爬上陡峭的樓梯便可漫步在城牆上,欣賞不同造型的城塔及城內美麗的紅瓦建築。右圖裏迷人的三角木屋是old Forge鐵匠屋,直到四十年前,鐵匠屋裏還有工人在冶煉鐵具喔!城塔則是第三代城塔雷達門RODER-TOR,也是舊時海關。
在城牆上可以眺望市中心的市政廳及著名的聖雅各教堂(St.Jacobs Kirche)。
古老、長著青苔的屋瓦,曬著衣服、植著花草的寂靜小院,歲月悠長而靜好~
光是城牆和造型各自不同的城塔就足以讓人大發思古幽情、流連忘返!以下則是我拍攝的數個城門。
如果我的考証無誤,圖左是白塔,右圖是略德拱門及馬克斯塔,造型都古樸典雅。這都是第二代的城塔,城市漸漸發展擴大後就被包進市區了!
從另一個方向照略德拱門及噴泉。這張照片我試著用修片軟體來美化,做了一張就累翻了!看來還是算了。
羅騰堡地標Plonlien小廣場及Siebers塔。兩姝在此留下燦爛無比的笑容,可惜她們那不太會照相的娘把小姑娘的臉照黑了,誰要教我照相啊...
小廣場最特別的是它呈Y字型高低落差的路口,有雙城塔,但是很難全部入境。
在羅騰堡,並非每座城門每條路都開放車輛通行,尤其是大車,只有某些時段某些路段可走。我們司機因為一時疏忽走錯,龐大車體險些卡在古蹟城門上,引起許多遊客側目!窘!最後到底是從哪個城門進城,已經記不得了~但您若自行開車前來,很有必要打聽清楚,因為要從城外停車場把行李拖過凹凸不平又有上下坡的石板路很辛苦!(去西班牙時就曾把行李箱拖到輪子斷掉,臉都綠了!也徹底粉碎對石板路的浪漫幻想)
從馬克廣場往下走到Plonlien小廣場的這段坡路叫鐵匠巷Schmiedgasse,二三百公尺的路上全是商店,販售的精美的紀念品及工藝品、生活家飾雜物全都散發著致命吸引力,遊客很容易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除了店內可觀,也別忘了各家別具巧思的鍛造招牌,它們也是這兒美麗的風景。
對鍛鐵鑄造的東西絲毫無招架能力,真恨不得把全城所有的招牌抱回家!
上圖左是瑪麗恩藥局招牌,在德國要找藥局,通常找大大的紅色"A"變體字就對了!(APOTHEKE是藥局)有些藥局招牌還會有藥杯與蛇,讓我聯想到女巫與吉普塞人!
喜歡櫥窗裏這些精巧的小房子,仔細觀察才發現這些屋子都真有所本而非憑空想像。也就是說模型的本尊都活生生的坐落在羅騰堡的某個地點!買不起真正的豪宅倒可以買棟心儀的小屋回家收藏!
羅騰堡的名產是油炸甜餅~雪球,吃起來像沙其馬。在德國遇到的店員全都笑臉迎人,這家麵包店的工作人員正在擺貨,看到我在照相,立刻縮手站在一邊等候。右邊就是到德國必吃的香腸囉~
本來出國度假應是要很隨興、悠閒,走到哪逛到哪買到哪,但是羅騰堡古蹟太多了,本人一玩就認真到六親不認的個性又再次展露無遺。
當老爺想逛勃肯鞋店時,我馬上"結屎面"否決:@#$%︿&*,還有好多景點沒逛到...
老爺也不爽了:*&︿%$#$%︿&*+@#那請問我什麼時候買?.....
還好美景當頭,哪有時間吵架?火藥燃燒一分鐘立刻鳴金收兵,繼續用力的玩。羅騰堡還有好多美景,留待下回介紹。